学习园地

增强高校工会活力 发挥高校工会作用——关于浙江省高校工会活力与作用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4-06-10  点击: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是工会落实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重要内容。根据全总关于开展“科研教育行业工会基层组织形式和发挥作用的特点与要求”的调研要求,2004年上半年浙江省教育工会组织了调研班子,调查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省26所本科院校进行调研。24所高校完成了书面问卷调查,其中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等工会还针对本校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报告。本文是调研结果的汇总,报告所列数据除特别指明外,为参加调研的24所高校的统计值。
    一、我省高校工会的组织形式与特点
    1、组织形式
    (1)基本情况
 全省本科高等院校共26所,其中工会关系直属省教育工会的18所、市属8所,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24所高校有在编教职工人数41406人,工会会员41704人。专职工会干部100人,与在编教职工之比平均为1:410,最高1:990,最低1:110。各校工会主席或常务副主席参加或列席讨论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党委会或行政办公会议的占83.3%。二级分工会共367个,分工会干部多为兼职,分工会下设工会小组。各校工会下设女工、青工、组织、宣传、文体等委员会(部)。女工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女性工会负责人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教工担任,其他成员一般为兼职。少数学校设工会办公室。随着高校发展,多校区办学情况比较普遍,校区设工会办或分工会,工会组织机构齐全。
    (2)工代会 各校工会都建立了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据统计,坚持每年一次向会员报告工作的学校19所,占79%,按期召开代表大会进行换届的22所,占91.7%。
    (3)教代会 各校都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职责。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的学校有20所,占83.3%。全省26所高校普遍实行教代会、工代会合一的组织形式,即教代会与工代会代表合一。凡设立教代会执委会的除2所高校以外,其余都与工会委员会合一。教代会执委会下设教学科研、三育人、福利、住房、提案等若干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少数未设立执委会的高校也建立代表团团长联席会议制度,行使闭会期间的教代会职责。
    2、基本特点
    近几年来,省教育工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主动接受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总工会的领导,密切联系各高校党委和工会,抓住重点工作,注意重心下移,坚持创新发展、求真务实,使基层工会的活力显著增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校工会的影响力逐年增强,工会工作得到各学校党政领导和广大会员的普遍认可。主要特点是:
    ——民主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先后联合下发了《浙江省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基本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代会工作意见》等文件;2001年由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沈敏光牵头,分五个小组联合对全省高校教代会工作进行调研检查,并召开了全省高校教代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使高校教代会建设显著推进。省、部属高校全部制定了教代会实施细则,党委发文加强民主建设的达100%;学校教代会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教代会实行会前会后报告制度,会议质量和实效进一步提高,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的学校有20所,达83.3%;省教育工会强调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必须经过教代会审议,审议通过权得到较好落实,如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都能通过教代会审议,其中经教代会执委会通过的占20%,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占80%;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有新突破,浙江中医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建立了教代会民主评议校级领导干部制度,并与省委组织部安排的高校党政一把手年度工作述职、民主测评相结合,探索了教代会民主评议与组织部门考核相结合的新实践。
    随着高校规模扩大,管理重心下移,教代会制度向二级学院延伸,已全部或部分建立二级教代会高校达22所,占91.7%。24所本科院校共有367个二级单位,已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的241个,占总数65.7%,有的单位已坚持了5—6年。尚未建立二级教代会的高校二级单位也正在筹备中。二级教代会制度得到普遍认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位总支书记深有感慨地说:教代会通过的文件,使我们工作有法可依,工作起来更方便。为进一步推进二级教代会的普及率,不断丰富二级教代会内容,规范二级教代会工作,2004年6月1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联合召开了二级教代会建设交流研讨会,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和完善高校二级教(职)代会制度的意见》。
    全省高校都实施了校务公开制度,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各职能部门实施、工会纪委监督、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与运行机制,工会组织在校务公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校务公开与教代会制度具有一致性,省教育工会和各高校工会强调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推进校务公开;2004年起各高校还建立了校务公开工作向教代会报告制度,不仅丰富了教代会的内容,而且增强了教代会的活力。目前校务公开正向二级单位推进,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党政重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工会工作围绕中心、维护权益的重要内容,普遍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高校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工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三育人”活动,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两年来,省教育工会评选了237名省“三育人”先进个人,表彰了26个校院两级“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各校成立了“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育人”工作实施细则,提交教代会通过实施,并把“三育人”先进作为学校评先进最高奖,推进了教书育人的氛围,促进了教师人格的提升。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除了加强师德建设外,省教育工会与省教育厅还联合组织开展了两届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比赛,通过校院两级比赛,参赛教师达4000余人次,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热爱教学工作,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三届教学技能比赛目前正在各高校蓬勃开展中。
    ——工会维权的力度得到显著加强。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聘任制的实施打破了教师铁饭碗和终身制,使一些教师特别是机关、后勤职工面临分流转岗;分配制度的改革,使校内分配差距拉大,岗位津贴向高层次、高学历、为学校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科研骨干倾斜,使工会履行维护职责更加紧迫。据省直14所高校统计,改革前校内平均奖酬金约7000元/年,改革后达21600元/年,分配差距在3.1—8.2倍之间,平均5.2倍。针对这种情况,各级工会组织一方面积极支持改革,促进学校发展,维护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在改革实施中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具体利益,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在改革进程中,省教育工会强调了两项工作,一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聘任方案和分配方案必须经过学校教代会或二级教代会审议通过,以表达大多数教职工的意愿,维护大多数教职工的利益;倡导无记名投票方式履行审议通过权,体现公平公正。二是建立劳动关系争议调解组织和聘任工作协调监督小组,发挥其作用。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作为高校教师,还十分注重民主权利的实现。工会因势利导,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其基本形式是教代会制度,其他民主渠道如校务公开、校园网络、座谈通报等形式也进一步拓展。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校园氛围基本形成,大型文体活动各校每年都有举行,工会文体协会也十分活跃,教职工暑期疗休养和春游、秋游活动丰富多彩。女教职工特殊权益得到重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还通过教代会提案,解决女教职工产期保留校内津贴待遇等问题。
    ——建家活动增强了基层工会活力。全省高校普遍开展建设教工之家活动。省教育工会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建家的基本标准,并对照标准开展自查和验收,先后推荐评选了3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5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8个省教育工会先进教工之家。建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工会自身建设,推进了工会的重点工作,形成了在较高起点上各校工会工作相互竞争的局面。许多高校还开展教工小家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分工会工作,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工会活动。近年来,根据高校园区建设的情况,为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省教育工会加大了教工活动中心建设的力度,专项补助经费逐年增加,为高校工会教工活动中心建设提供了资助,也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在调查教职工遇到困难能否主动向学校工会倾诉和反映时,96%教职工给予肯定回答。调查显示,工会建家活动得到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占91.0%,工会工作经会员评议平均满意度达87%。
    二、制约基层工会作用发挥的原因
    调查显示,各校工会之间、校内各分工会之间工会作用与活力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影响高校工会整体效能的发挥。分析原因主要有:
    ——领导的认识跟不上工会的发展。工会工作关键是党组织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我省高校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工会取得的成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是高校工会的优势。但有的单位个别行政领导对工会的地位与作用认识片面,认为工会就是搞搞活动、搞搞福利,对工会开展民主建设支持不够,甚至还存有顾虑;有的单位党委或总支领导虽然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但往往把工会当作职能部门看待,而不是作为一级组织来对待,从而影响工会职能的发挥;个别单位出现工会主席列席党委会或行政办公会议时,涉及教职工利益敏感问题不能参加,不触动敏感的问题可以列席;有的单位在岗位聘任时,工会干部岗级偏低,有人反映,学校规模大了,教职工人数多了,但工会干部却少了,也有的单位认为工会是“二线部门”,“工会工作再好,年终考评只能处在中下游水平”,有的工会干部说,一年来努力工作,考核仍排最后几名,能不挫伤积极性吗?
    ——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影响作用的发挥。有些工会干部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感到工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难以找到准确的定位,认为工会处于行政和教职工夹缝中,维权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状态,而搞福利受到普遍欢迎,把自身定位降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有的工会干部在源头参与或参政议政过程中提不出合适的意见,摸不准改革的脉搏。有的工会主席存在既怕得罪学校、又怕得罪教职工的现象,造成领导不支持,教职工不满意的状况;也有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情况。有的工会干部精力投入不足,一些兼职工会干部,当本职工作与工会工作发生矛盾时,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
    ——民办高校工会工作步履艰难。民办高校目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某校在校学生13000人,教职工800余人,纪委、工会合署办公,3位工作人员分管纪委、工会、检察、审计、离退休、计划生育等职能,一人多岗,全部兼职,没有专职工会干部,只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抓一些重点工作。又如某校在校学生8000人,在编教职工598人,专职工会干部虽有2人,但还要承担其他部门许多工作,使工会工作受到影响。
    三、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建议
    1、加快教代会立法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加强教代会建设是提高工会工作层次、增强工会活力、发挥工会作用的龙头,正是由于全省高校不断推进民主管理的形式和渠道,才显示高校目前工会工作的蓬勃生机。但现在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是1985年由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布实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20余年教代会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代会立法的时机应该趋于成熟,已成为广大工会干部的渴望。由于工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职责,通过教代会立法,增强教代会的法律权威性,不仅可以丰富工会工作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工会工作的层次,更是各级教育工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
    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会专职干部队伍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工运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刻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工会的地位、作用,以及工会维权的法律武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发展形势和人事分配制度政策的学习,提高参与的力度。二是加强工会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首要的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呼声,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三是努力将政治素质强,勇于开拓创新,热心为教职工服务的同志吸引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配好工会主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专兼职工会干部的相关待遇。四是开展调查研究,使调研成为工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成为工会干部寻找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基本功。
    3、努力实现工会工作方式的两个转变。长期以来,工会工作满足于搞搞福利、组织活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不够丰富,生活水平不高,工会为教职工采购一些紧缺商品和便宜物资得到大家的拥护。但目前社会商品已十分丰富,教职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要求日趋凸现,工会工作的方式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实现从“福利型”向“维护型”转变,从“娱乐型”向“参与型”转变。这里并不是说今后工会工作不要搞福利了,而是不仅要搞而且还要搞好;不是说不要搞文体活动了,在当前教职工工作负荷繁重、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节教职工的身心健康。这里所指的两个转变是指工会工作的方式、工会的作用要从有助于工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重点;有助于全面履行工会职责,突出维护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层次,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着手。
    4、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工会经费是工会开展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随着教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工会经费收缴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调查表明,工会开展活动的经费能够得到保证。如何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对增强工会活力具有重要影响。工会经费应坚持取之于教职工、用之于教职工的原则,省教育工会经费应向上解单位倾斜;学校工会经费要向分工会倾斜,直接用于广大教职工,使工会经费发挥最大的效能。
    5、坚持工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工会工作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样,民主建设、三育人工作、权益维护或建家活动,如果工作载体老化、不与时俱进,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必须赋予时代要求,注入创新思维。创新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永远是第一资源的观点,把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把自觉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许多工会干部在座谈中反映,工会的自身建设归根结底要靠自身努力,有作为才有地位,有作为才有活力,工会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工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并存,工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同在。只有坚持创新,求真务实,才能使工会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会的面貌为之一新。